一、單一選擇題
1.(A) 2.(B) 3.(C) 4.(D) 5.(A) 6.(C) 7.(D) 8.(A) 9.(B) 10.(D) 11.(C) 12.(D) 13.(B) 14.(C) 15.(A) 16.(B) 17.(D) 18.(C) 19.(D) 20.(B)
二、多重選擇題
1.(BCD) 2.(全) 3.(ABCD) 4.(BCE) 5.(全) 6.(ABCD) 7.(CDE) 8.(BCDE) 9.(ACD) 10.(ABDE)
【解析】
一、單一選擇題
1. 甲、筲,音ㄕㄠ 丙、適,音ㄉㄧˊ 戊、訐,音ㄐㄧㄝˊ。
5. (A)語出漢佚名古詩十九首 迴車駕言邁。以光榮的名聲為珍貴的物品 (D)胡適曾有此言,意謂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伸張正義。
13. (A)語出孟子 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父兄,再推廣到尊敬別人的父兄;慈愛自己的子弟,再推廣到慈愛別人的子弟 (B)語出張載 西銘。視人民如同胞,視萬物如同類,即博愛之意 (C)語見世說新語 文學。喻兄弟相逼 (D)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句。詠友情的可貴,知己的難得。
20. (A)見學而。夫子是用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等美德得來的(指與聞一國之政事,非求得的) (B)見子罕。孔子戒除四事:不胡亂猜度、不武斷偏頗、不固執成見、不自私為我 (C)見述而。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悖亂、鬼神之事 (D)見述而。孔子閒居之時,容態舒展,神色愉悅。
二、多重選擇題
1. (A)徼,音ㄐㄧㄠ (E)飲,音ㄧㄣˋ,給對方喝。
3. (A)憂慮/病 (B)餓病/憂慮 (C)超過/過錯 (D)依從/朋比、阿私 (E)過錯、壞事。
4. (A)小石堅確的樣子;形容其能堅正自守,但尚不能衡量輕重,通權達變 (D)下位。
5. (A)顧炎武化用詩經 鄭風 風雨之句。雖然風狂雨驟,但報曉的雞啼,並不因此而停止 (B)李世民 贈蕭瑀,化用詩經 大雅之句。只有經過暴風的考驗,才能知道哪是強勁的草,只有在動亂的時候,才能識別誰是忠臣 (C)見元曲選。無名氏爭報恩。路途遙遠,才能試出馬力的強弱,時間長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D)宋 文天祥 正氣歌。在危急關頭,有正氣的人,才能表現出氣節來 (E)清 袁枚 小倉山房詩文集 謝霞裳寄藥方兼訊病中光景。比喻經過嚴峻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是否堅貞。
6. (E)見論語 顏淵。表面上似乎愛好仁德,實際的行為卻不如此。
7. (A)(B)非譬喻句 (C)借喻 (D)明喻 (E)借喻。
8. 題幹:指出口是心非,言而不行者,無非是欺世盜名。孔子所云(B)(C)(D)(E)皆是勉人確實下踐履的工夫,才能免於言過其行的缺失,旨趣相符 (A)指君子待人寬厚,存心公正。(君子容易服事,卻難以取悅。不拿正道來取悅他,他是不歡喜的。)
9. (B)勉人及時修德,期身殁之後,有名聲可稱 (E)君子能博文約禮,則不違道,與「安貧樂道」之詩旨無關。
10. (A)見論語 顏淵。(君子)莊敬謹慎,行為沒有差錯。和人往來交接,謙恭而講禮節 (B)見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C)見孟子 離婁下:「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D)見子路。「(君子)所定的名義,一定有理由可說得出來;能說出來也一定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