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形音義練習

(一)字正腔圓

1.      ㄆㄨˇ、ㄈㄨˇ、ㄆㄨˇ、ㄅㄨ、ㄅㄨ、ㄅㄨˇ

2.      ㄅㄢ、ㄅㄢˇ、ㄅㄢˇ

3.      ㄇㄧㄣˊ、ㄇㄧㄣˊ、ㄇㄧㄣˇ、ㄇㄧㄣˇ

4.      隸、棣、逮

5.      遏、曷、謁、竭、揭、偈/揭、褐、偈、碣

6.      傷、殤、觴

(二)

1.      成、趨向,往、近、將、接受

2.      它,代詞、助詞,無義、介詞,於

3.      終、僕役

二、文法與修辭

(A)/(只是未曾真正思念,如果真的去思念),那又有什麼遠呢?

(C)/虛浮不定的人生,有如一場夢,歡樂的時光能有多少?

(D)/千載無一人可以和他(諸葛亮)相提並論。

(E)/禮,不止是玉帛這些禮品;樂,也不僅指鐘鼓這些樂器。

(F)/盡力仍不能到達就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也沒人會譏笑。

(J)/人力可為之事尚且無法預期,天意更無從捉摸。

三、國學常識

1.C 2.ABJ 3.DF 4.EGHI

四、文學教室

(一)

1.「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 2.靖節先生、五柳先生,羲皇上人 3.謫仙人,青蓮居士 4.杜陵布衣、杜工部,少陵野老 5.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6.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昌黎先生 7.柳河東、柳柳州 8.六一居士,自號「醉翁」 9.東坡居士 10.正學先生

(二)

1.孔融 2.王勃、楊炯、盧照鄰 3.歐陽脩、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4.陸游 
5.
李白、李煜、李清照 6.關漢卿

(三)

1.C 2.A 3.D

五、語文表達進階篇

1.D 2.F 3.B 4.C 5.E 6.A 7.J 8.I 9.H 10.G

解析

一、形音義練習

 ()字正腔圓

1.(1)老圃:有經驗的菜農。

(3)浦:水岸。

 (4)形容飲食的豐盛美味。意同「炊金饌玉」。

 (5)即申時。

2.(2)板蕩:指政局混亂或社會動蕩。

3.(1)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

4.(2)常棣:今多用以喻「兄弟」。

 (3)以來不及實踐為羞恥。

5.(2)何時才能結束?

 (4)排盡池湖的水捕魚。比喻一味搾取,不留餘地。

 (5)指若涉淺水,則提起衣服過去;若涉深水,則連衣服也不必提起而直接渡水。後比喻行事隨機應變。

 (6)偈偈;勤勉不懈貌。

 (8)偈陀:即佛經中的唱頌詞。

6.(1)看待人民如同對傷患,唯恐有所驚擾。形容在上位者對人民愛護之深。

(3)古人飲酒時為助酒興所進行的一種遊戲。

二、

(A)語譯:這是不想啊,真要想,哪有什麼遙遠呢?

(B)疑問。語譯:看樣子今晚又要下雪了,不知道你能來喝一杯嗎?

(C)語譯:虛浮不定的人生,有如一場夢,歡樂的時光能有多少?

(D)語譯:出師表這篇文章真是舉世聞名,千載以來誰能與諸葛亮差不多?

(E)語譯: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F)語譯:盡了自己的努力卻不能到達的人,就可以沒有悔恨了,難道誰還會譏笑他嗎?

(G)提問。語譯:所謂培養人才的方針是什麼?就是給予他們充裕的財物,用禮節來約束他們,用刑法來制裁他們。

(H)提問。語譯:問池塘怎能這樣清澈?因為有經常流動的水不斷地從源頭流來。

(I)提問。語譯:人生到處飄泊像什麼?就像那鴻雁踏在雪地的泥濘上。

(J)語譯:大凡事情有人力可以做得到的,尚且難以預料,更何況(有些事情)天意幽冥難懂,又哪裡是人可以推想得出來的呢?

三、

1.在爆竹聲中一年又要過去了,春風將暖意送到屠蘇酒中讓人喝了全身溫暖。千萬戶人家都在今天一早天還沒大亮時,把舊的春聯除去,換上新的。

2.(J)詩中以「浮雲」喻「奸邪小人」。語譯:飛來峰上,有一座高如千丈的塔,聽說雞起鳴叫的時候,在塔上可以見到旭日東升。不怕天空飄浮的雲遮攔遠望的視線,只因為身在此塔的頂層。

3.(D)據說王安石曾換過十餘字,最後才決定用「綠字」(F)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隱居鍾山,熙寧八年再次執政,此詩作於赴京途中。語譯: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鍾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鍾山下的家裡?

4.(H)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語譯:明妃剛離開漢宮時候,傷心地哭泣著,滿臉是淚,鬢髮蓬鬆。她對祖國充滿了留戀,顧影自憐,傷心得臉色蒼白。可就是這樣,她的天姿國色,還使得君王感嘆驚詫。送走單于,君王回到宮中,忍不住對著畫工大聲怒吼:這樣美的人我生平從來沒見過,你們怎麼把她畫得如此醜?唉,昭君的神情姿態是這麼美,誰能畫得出?君王你真是錯殺了毛延壽。漸行漸遠,昭君知道回國無望;日月如梭,帶去的衣服都已破舊。想捎個信兒問問家事國事,年年只有大雁往南方紛飛。家人從萬里外傳來了消息,請你安心地居住在匈奴不要思歸。你沒見到嗎?陳阿嬌被關在近在咫尺的長門宮裡;一個人失意,在什麼地方都一樣,沒有南北的區別。

四、

()

語譯:孔子問子路說:「你喜歡什麼?」子路說:「喜愛舞弄長劍。」孔子說:「不是這個的問題呀。假如以你本身的才能,努力的去學習,哪裡有人可以比得上你呢?」子路說:「學習也有好處嗎?」孔子說:「君主沒有會進諫的大臣,就會喪失為政的道理;讀書人沒有教誡規勸的朋友,言行就會有過失。對付發狂的馬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手握弓箭時不能放下輔正方弩的器具。木頭有了墨線才能畫直;人要接受諫言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學習尚且注重發問,豈不是順應這個道理嗎?傷害仁德殘害讀書人,就與刑罰相近!君子不可以不學習!」子路說:「南山生長一種竹子,不用去矯木也能長得挺直,砍下當箭射,照樣能穿透犀牛皮,那麼學習又有什麼用呢?」孔子說:「如果把砍下的竹子刮好在尾巴裝上羽毛,再把箭頭磨得鋒利,豈不射得更深?」子路行禮說:「學生恭敬的接受您的教誨呀!」

3.本文主旨在強調學習的重要,故選擇(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educa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