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一選擇題

1.(B)   2.(B)  3.(A)  4.(B)  5.(D)  6.(C)  7.(B)  8.(C)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C)   

 

二、多重選擇題

1.(AC)   2.(ACE)  3.(BD)  4.(ABC)  5.(CE)  6.(BDE)

 

 

【解析】

一、單一選擇題

1.悱,音ㄈㄟˇ;斐,音ㄈㄟˇ;裴,音ㄆㄟˊ;菲,音ㄈㄟ;誹,音ㄈㄟˇ;靡,音ㄇㄧˇ;緋,音ㄈㄟ;蜚,音ㄈㄟ;痱,音ㄈㄟˋ;扉,音ㄈㄟ。

6. (D)順應事物自然發展的趨勢,善加利用引導,以達成功之途。

14. (B)論語 為政。此章讚美顏回之德。語譯:「我整日和顏回講學,他從不反問,只是聽受,像個愚笨的人一樣。待他退下,我省察他的私人言行,對我所言,甚能發揮。顏回啊!他實在不笨啊!」 (C)述而。此章乃門人記孔子施教之綱要。孔子平常以四個項目教育學生:多讀詩書典籍,重視行為實踐,務求存心忠厚,做到言語信實 (D)為政。此章乃孔子子路不自誣、不自欺才是求知的態度。

15.題幹:此章乃孔子昭告弟子:他教人完全以所知相告,無所隱藏。語譯:「你們以為我有什麼隱藏的學問不肯教誨你們嗎?我並沒有一點隱瞞呀!我所做的事,沒有一件不與你們共見共聞的,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啊!」

16.「與其」句語譯:「我讚許他上進,不讚許他後退,唉!何必絕人太甚!人家若潔身自好以求上進,我們應該獎許他這種修己求進的精神,而不必追究他過去行為的好壞呀!」 (C)與人為善:助人進取向善。

 

二、多重選擇題

1. (B)狷,音ㄐㄩㄢˋ (D)銷熔,引申為陶冶 (E)屑,音ㄒㄧㄝˋ。

2. (B)兼人,指氣勢太盛。兼,勝,加倍 (D)述,遵循。

3. (B)(D)指不屑之教,促其自省,亦是諸多教誨方式之一 (D)孟子 告子下 (A)指「有教無類」的理念 (C)指啟發的教學法 (E)論語 季氏。言天賦資質不同,以力學為可貴。

4. (C)陽貨。言人之習性,雖能受環境影響,但上智與下愚的人,則不易更改。

 

6. (B)(D)(E)皆用以稱頌老師施教 (B)老師的教導,如春風風人,如時雨潤化萬物。喻完善的教化,使人潛移默化 (D)喻作育英才。化洽,教化普沾 (E)喻老師之德望,像北斗和泰山一樣,令人敬仰 (A)賀醫院診所開業之題辭。謂功勞顯揚於醫界。三國人董奉居廬山,為人治病,不取錢,病重者令植杏五株,輕者一株,數年,得杏十萬株而成林,號董仙杏林 (C)為輓業師之題辭。謂弟子興起哀傷。桃李,指弟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educa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